13253338363
开云官方 关于开云 开云产品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成功案例 荣誉资质 加盟流程 在线留言
咨询热线
13253338363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祥盛街3号
邮箱:admin@jchs8888.com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开云官方民用建筑民用建筑是指增强人防意识履行国防义务——人民防空知识解答

发布时间:2024-03-06 13:37:33 点击量:

  开云官方“人防”是人民防空的简称。人防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社会公益事业。市、县区人民防空主管部门,既是政府管理人民防空工作的部门,又是同级军事机关双重领导的“准军事化”机关。

  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在不同时期担负着不同的任务:一是和平时期有两方面的任务。一方面,各级人防主管部门要和城乡规划、住建部门共同做好人防工程规划,监督建设单位按防护标准修建人防地下室,确保满足战时人员、物资掩蔽需要,提高城市战时防敌人空袭的防护能力。另一方面,制订战时防敌人空袭的方案,建设居民向城外疏散的场地;组织建立医疗救护、抢险抢修、消防、治安、防化防疫、通信、运输等专业队伍,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建立起适应战争需要的通信联络,防空袭警报,疏散救援指挥队伍,为战时做好各种准备。二是战争时期:要及时发放防空袭的警报信号;及时组织群众疏散、掩蔽;向群众通报遭受袭击的情况,并指导进行防护和自救、互救;组织人防各种专业队开展抢救、抢修工作,消除空袭后果,协助有关部门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还要配合保护城市的防卫性作战。

  人民防空实行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贯彻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第八条规定:一切组织和个人都有得到人民防空保护的权利,都必须依法履行人民防空义务。这里所说的“权利”是指防空袭、疏散、隐蔽、医疗救护和救助,必需的生活供给,接受人民防空教育和技能训练等;“义务”是指参加人民防空建设、负担人民防空费用、执行人民防空勤务、保护人民防空设施、参加群众防空组织、接受人民防空教育和训练,开展相互救助等。

  “三防”是指防核武器、防化学武器、防生物武器;“新三防”是指防精确打击、防电子干扰、防侦察监视。

  人民防空建设按照“战时应战、平时服务、急时支援”的总要求,实施防空防灾一体化,警报建设是其中的重要内容。适时组织防空警报试鸣,其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检验全市警报网的建设情况;二是使全体市民熟悉防空警报信号,知道遇有紧急情况应采取哪些行动和防护措施,提高处变不惊能力;三是警示人民群众勿忘国耻,增强忧患意识。

  我省多个城市都确定“9·18”为防空警报试鸣日的原因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发生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这一天是国耻日,鸣响防空警报是为了永远不忘国耻,警钟长鸣。对于教育市民特别是年轻一代,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增强国防观念和防空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防空警报信号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灾情警报和解除警报四种。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三遍,时间3分钟;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十五遍,时间3分钟;灾情警报:鸣15秒,停10秒,鸣5秒,停10秒,反复三遍,时间2分钟。解除警报:连续鸣3分钟。四种信号的间隔时间为2分钟。

  空袭的范围很大,出现的情况也很复杂,要按照不同情况,做出不同的响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有的放矢的防护。

  (1)对预先警报的响应。听到预先警报后,应立即拉断电闸,关闭煤气开云官方,熄灭炉火,携带好个人防护器材和必需的生活用品,按定人、定位、定路线的要求,迅速有序地进入人防工程或指定隐蔽地域。公共场所的人员和车辆,应听从有关部门人员的指挥,迅速到指定地点隐蔽。夜间应严格遵守灯火管制的规定。

  (2)对空袭警报的响应。听到空袭警报时,应就近进入人防工程隐蔽。如情况紧急无法进入人防工程时,要利用地形地物就近隐蔽。在室内:可在钢筋混凝土楼房(5层以上)的底层、走廊或底层楼梯下,或在跨度较小的卫生间、灶间等处藏身。以上条件不具备时,也可在靠墙角的桌下、床下卧倒,要避开门窗和易燃、易爆物。在公共场所:商店、影剧院、车站、码头的人员要利用地形地物分散隐蔽,不要慌张、拥挤、乱跑。可就近进入地下室、地铁车站或钢筋混凝土建筑底层等处隐蔽,不要在高压线、油库等危险处停留。在空旷地:可就近选择低洼地、路沟边、土堆旁、大树下疏散隐蔽,迅速卧倒。

  (3)对解除警报的响应。一是进入安全地带。听到解除警报并不意味着危险不复存在,还会出现房屋倒塌、大火,附近可能沾染放射性物质,可能染毒或染菌。因此,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清点并携带好自己的物品,有组织地撤出危险区域,进入安全地带。二是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由于空袭打乱了社会和家庭的生产、生活秩序,为此各类人员应遵守战时的有关规定,协助有关部门尽快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使受灾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目前,东营人防组织指挥体系不断健全,初步建成地上、地下、机动“三位一体”的人防组织指挥平台。人防应急指挥平台,是市政府确定为全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备份平台。城市警报覆盖率达到100%,具有多功能的电声警报器数量占警报器总数量的比例达到67%以上。市区内的防空警报实现了统一控制,具有音响、语音两种报警功能,并能利用广播、电视同步发放警报信号。

  建设完善、准确的防空警报预警体系,在战时人民群众就能够根据防空警报信号采取隐蔽和撤出隐蔽的行动,减少人员伤亡,保存战争潜力。按照“平战结合”的人防建设方针,防空警报系统还可以担负防震、防汛、应付突发事件的报警任务。认真落实防空警报试鸣制度,定期实施城市防空警报试鸣,是我市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办法》和《东营市防空警报设施管理办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每年都进行防空警报试鸣。

  人民防空的人口疏散行动,是战时为防备敌空袭,将可能遭敌空袭地区的人员等疏散撤离,并安置在较为安全地区的行动。通常在战争爆发前组织实施,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人民防空的人口疏散种类很多,按时机可分为:早期疏散、临战疏散和紧急疏散。

  早期疏散是指战争即将爆发至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之前的时间内,按照国家发布的战争动员令,由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上级命令统一组织城市居民,按照城市人口疏散计划,向预定疏散地域实施疏散。这种疏散是在有战争征候,形势逐渐紧张期间进行的,一般要求一周内完成。

  临战疏散是指从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到战争爆发之前的城市疏散活动。此时,拟定临战疏散的居民应:立即树立进入战时的思想并进入工作战备状态,一切防空行动要听人防指挥;全家疏散的家庭,行前要对住宅加固,排除水、电、燃气危险,处理宠物、牲畜、家禽,疏散后的联系方法及有关事宜应告知社区人防留守人员;有战时生产任务的居民,应参加生产设施搬迁;服从并遵守人防疏散预案的安排和规定,做到按规定时间、规定路线,携带规定的物品到达规定的疏散地域。

  紧急疏散是指居民在有空袭征兆并听到人防发出预先警报时的短时间离岗、离家、分散隐蔽的防护活动。主要目的是减少人员伤亡,生活依托不变。疏散动作是:分头快速离开重点目标,如电视通信中心;脱离危险区,如火焰、毒气扩散区,到达安全区。应注意:动作要快,时间越短越好,因为警报声和炸弹落地的时间间隔很短,且不确定;只携带应急包,扶老携幼,有时戴上口罩或面具;安全是相对的,不要找绝对安全的地方。地下比地上安全,学校比政府大楼安全,操场比楼房安全等等;一定要待解除警报后再返回,因为一次轰炸可能有几个批次、几十架飞机。

  城市新建民用建筑项目应按国家有关规定修建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这里的民用建筑是指:除工业生产厂房及其生产性配套设施以外的所有非生产性建筑,包括工业园区以及工业项目内的非生产性建筑、综合厂房中的非生产用房部分。

  人防工程也叫人防工事,是指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而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结合民用建筑修建的防空地下室通常称附建式人防工程,也叫结建人防工程。人防工程按构筑形式可分为地道工程、坑道工程、堆积式工程和掘开式工程。掘开式工程又分为单建式和降低成本的附建式两种。人防工程按战时功能分为指挥通信工程、防空专业队工程、人员掩蔽工程和其他配置工程。人防工程平时用做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场、地下仓库等。

  区别在于防空地下室的设计、施工、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护标准和质量标准,战时具有防空功能,一般地下室不具有战时防空功能。

  (一)新建10层(含)以上或者基础埋深3米(含)以上的民用建筑,按地面首层建筑面积修建6级(含)以上防空地下室;

  (二)新建除第一款规定和居民住宅以外其他新建民用建筑,地面总建筑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上的,按照地面总建筑面积的3%修建6级(含)以上防空地下室;

  (三)开发区、工业园区、保税区和重要经济目标区新建除第一款规定和居民住宅以外其他新建民用建筑,按照一次性规划地面总建筑面积的3%集中修建6级(含)以上防空地下室;

  (四)新建除第一款规定以外的居民住宅楼和城市危房翻新住宅项目,按照地面首层建筑面积修建6B级防空地下室。

  人防工程建设在楼底下,可以提高城市防空抗毁能力,有效保存战争潜力。战时遇到敌方空袭时,楼上人员和附近居民出入方便,可以就地就近疏散。防空地下室建在楼房底部,对航弹的直接命中和早期核辐射、核沉降有较好的防护效果,可以大大地减少人员的伤亡损失。修建防空地下室还可以增强楼房稳定性,提高地面建筑物的防灾抗毁能力,能有效地减轻地震所造成的危害。修建防空地下室可以增加建筑使用面积,节省土地,在确保战备效益的同时,充分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应当修建防空地下室的民用建筑,确因地质、地形等客观条件限制,不能修建防空地下室的,建设单位必须报经人民防空主管部门批准;经批准不修建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标准向人防部门缴纳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由人防部门统一组织易地修建。

  1、新建幼儿园;2、新建学校教学楼;3、新建营利性的养老和医疗机构;4、新建为残疾人修建的生活服务设施;5、国家规定的其他民用建筑。

  1、临时民用建筑和不增加面积的危房翻新改造商品住宅;2、因遭受水灾、火灾或其他不可抗拒的灾害造成损坏后按原面积修复的民用建筑;3、因地质、地形等条件限制不宜修建防空地下室的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以及棚户区改造、旧住宅区整治项目;4、非营利性的养老和医疗机构;5、国家规定的其他民用建筑。

  除国家规定的减免项目外,任何部门和个人不能批准减免应该修建的防空地下室面积和需要缴纳的易地建设费。

  城市新建民用建筑项目结建防空地下室审批贯彻“以建为主,应建尽建”的原则。建设单位向设计单位办理委托方案设计时,应将应建的防空地下室纳入委托设计内容。确因地质、地形等原因不宜修建防空地下室的,应向人民防空主管部门提出易地建设申请,经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建设单位应及时缴纳易地建设费,然后持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出具的相关证明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住建主管部门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实行收缴分离、专款专用,由人民防空主管部门用于易地修建人民防空工程、指挥通信工程等,它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建设人防工程,能够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有利于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效节约地面空间,从而建立合理用地、集约用地的新机制;有利于优化城市环境,在地面建设更多的公共绿地、城市广场等,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扩大城市的开敞空间,增强城市建筑韵律感和整体美感,保持城市生态平衡;有利于改善城市交通,通过分流地面交通,提高城市运转效率;有利于发展城市经济,完善城市功能,扩展服务业空间,增加就业渠道,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提升城市的战时防护水平和平时防灾能力,实现防御战争与抵御灾害的平战结合目标。

  (1)在听到防空警报信号后,要保持沉着镇静,服从城市人防指挥部的统一指挥,迅速而有秩序地做好防护准备,准备好进入人防工程掩蔽携带的生活用品。

  (2)要懂得各种防空警报信号及其相应的行动内容,熟悉自己隐蔽工程的位置、通往工程最短的路线,以及人防工程入口白天、黑夜的识别标志。

  (3)听到空袭警报后,要以最快的速度进入附近的人防工程。进入人防工程时,服从人防工作人员的组织指挥,切忌拥挤在工程口部,影响进入工程的速度。

  (4)在核、化、生武器袭击后进入人防工程的人员,应在工作人员指导下进行洗消,通过检测后方能进入人员掩蔽室。

  (5)在人防工程内严禁使用明火,不吸烟、少饮水,不随地大小便,饮食残余物、垃圾要集中密闭存放。

  (6)在人防工程内要安、卧,少活动、不打闹,保持体力,减少工程内氧气消耗。不要乱动工程内的各种设备。

  (7)当工程局部发生坍塌、漏毒等意外情况时,要利用简易防护器材进行个人防护,并听从指挥,有秩序地转移或进行隔绝防护工作,切不可产生混乱。

  (8)空袭警报解除前,隐蔽人员不得开门离开工程,防止周围受污染空气和放射性物质被带入工程。警报解除后,要防止人员突然拥出人防工程,造成混乱和拥挤。

  (3)不堵塞工程出入口、通风口,不私自拆用、搬迁人防警报设备。平时人防工程的使用者要承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平战转换的任务。